 |
 |
城市垃圾,敢问路在何方?
|
周健伟 武勇
塞外古城银川市在努力成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市区的卫生环境越来越好,南来北往的游人赞不绝口。然而由于场地、资金、技术等问题的困扰,银川市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结果出现了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的怪现象,部分小区和城郊结合部成了露天垃圾场,因此引发了诸多矛盾。为此,新华社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与有关人士探讨城市垃圾的出路问题。(周健伟 武勇)
10万吨垃圾无处可倒
据了解,银川市每年大约有10万吨的垃圾不能有效处理,许多建筑、生活垃圾便悄悄流向城郊结合部,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城市垃圾面临着无处消纳的危机。
——近几年,宁夏公路发展迅猛,基本构筑起四通八达的“三纵六横”公路网,可是,许多公路边却被人倒上了垃圾。通往宁夏河东机场的银古一级公路,号称银川市的东大门,海内外游客来银川观光旅游,首先就是从这条公路来了解塞上古城,可是,路边的林带时常有人倒垃圾,影响公路景观。宁夏高等级公路管理局的职工在不断清扫的同时抓住了一些倒垃圾者,可是罚了款后,这些人没处倒垃圾,依然偷着倒。
——每年3月下旬,市区内建筑工地相继开工建设,一些运送砂石的货车在未安装使用苫布或其它遮盖物的情况下沿街拉运,造成砂石渣土随意撒漏,清洁工往往刚清扫过街面,未保洁半小时便被撒漏物污染。尤其是今年银川市青少年宫在翻建工程中,负责往外运送渣土的几辆货车未采取任何密闭措施,致使从少年宫到湖滨西街、凤凰南街长达数公里的街面全被撒漏的泥浆污染。
——银川市有些居民区归属不清,垃圾有时无人清理,几个月下来,垃圾堆集如山,市民反应强烈。原银川市皮革厂周围的几个居民小区里,3个多月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未清扫,在居民区的几条道路上堆集成山,有的居民楼垃圾道里的垃圾甚至已堵塞到三楼。
——一些工厂的工业垃圾长期没有处理,形成的“垃圾山”臭气薰天,污染环境,威胁到周围居民的健康。宁夏化工厂铁路专 运线和银川变电所南侧的一块面积近百亩的湿地原是城市泄洪区,地势低洼,宁化实业开发公司多年来一直将它当作垃圾场,向内任意倾倒未作任何处理的生活和工业垃圾,以至于20多万方的垃圾成为远远高于变电所围墙和周围铁路专用线的“垃圾山”。
——银川郊区民乐村的十个生产队有上万吨垃圾,这些垃圾不仅有自己的,更多的是市区有人偷偷往这里倒。村里人说,至今没有处理的原因是城市市容管理局处理垃圾按照国家最低标准收费,总共需要30万元钱左右,村上没钱,也只好自己雇人倒垃圾,有时免不了又将自己的垃圾倒在别的村子里。
垃圾厂“爆满” 新技术“赋闲”
自九十年代初起,银川市兴建了城区和新城区两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对垃圾采用高温堆肥工艺进行处理。然而因为没有对垃圾采取相应的分类措施,传统的堆肥化垃圾处理弊多利少,又由于缺乏资金,新技术和设备无法得以利用。
银川市城区每年有生活垃圾10万吨左右,六七百吨垃圾每天从900多个垃圾箱汇集到27个集装箱式的垃圾转运站,再转往城区和新城区的两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城区的垃圾处理厂位于郊区八里桥,既没有筛选设备,又没有分捡、焚烧设备,因此,垃圾只经过粗挑选、高温堆肥发酵后便被填埋。很多 垃圾根本没有被降解,加上填埋场一直沿用传统的黄土填埋方式,由此繁衍出大量蚊蝇,并散发出浓烈的恶臭,给周围居民生活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也使附近的土壤、地下水严重受污。1997年,市环卫管理部门又在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征得废弃坑洼地252亩,建起了银川市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将每天经过处理的城市垃圾拉至新胜村进行填埋。这座垃圾填埋场离周围的村庄及农田仅几百米,目前已露天堆放垃圾近30万吨。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省市都把垃圾填埋场建在无人的大山深处,且底部铺有防渗漏膜。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开始将垃圾筛选、分捡,然后进炉焚烧,焚烧的热量用于发电,剩下的废渣制做复合肥。但这一套设备至少需要上千万元,对于经济落后的宁夏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银川市垃圾处理厂经过多年实践,借鉴国外经验,也曾设计过一套适合于本市垃圾处理的装置,即制一个长约8米、宽4米、高10米的筛子,装有提取塑料袋的装置,将垃圾筛捡后,进土炉焚烧,烟尘经过滤处理,热量可送到周围村民的塑料大棚内,帮助农民冬季种菜取暖。挑捡出的塑料袋,打成一定规格的包裹,还可砌成塑料墙,建蔬菜温棚,保温效果极好。然而要想上此设备,最少也要投入50万元,由于缺少资金,这套方案至今仍然停留在图纸上。
形形色色的“垃圾事件”
银川市永康南巷7号楼居民放映:对面马路上的9个垃圾箱,发出的恶臭气以及装运垃圾时的噪音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妇女告诉记者,垃圾箱在这里放了10年了,以前只有三四个,现在增加到9个。每天下午6点以后,清扫员就往里面倒垃圾,然后有七八个拣垃圾的人在垃圾箱里乱翻,过不了一会儿,垃圾就摊到了马路中间。一刮风后,塑料袋乱飞,苍蝇成群,到处飘逸着恶臭气。而且,7号楼院子里有两排平房,没有下水道,住户就把大小便倒在垃圾箱里。这还不算,每晚十一二点钟,环卫工人们开着叉车、卡车来收垃圾,卡车的轰隆声在夜里很刺耳,指挥叉车的喊叫声、铁锨与地面的摩擦声、车厢和铁箱的碰撞声响成一片。
银川市南环路与玉皇阁南街交叉路口三个雨水井不久前同时冒水,导致街道被污水淹没,引起居民的不满。市政管理处维修人员三天两夜的紧急疏通,才抽干净水,等下井后发现,管道里堆积了数米长的便餐盒、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袋、筷子等各种垃圾,管道口还有几根木棍,正是木棍将这些生活垃圾挡住,使下水管道被阻。
当问及管道中的垃圾从何而来时,维修人员气愤地说,这都是附近的一些餐馆趁天黑偷偷打开路面的井盖,将这些垃圾倒进去的。
为丰富银川市民的菜篮子,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几年前,成立了养猪合作联社,如今有生猪四五千头,分属60多家农户,养殖户经过协商,每天每两户开一辆车进城拉一趟泔水。刚开始,养殖户去城里的大酒楼拉泔水,一些大酒楼还给拉 泔水的人象征性地付一些劳务费;但养猪户越来越多,郊区的、贺兰的都去争着拉有限的泔水,现在拉泔水不但收费,酒楼、饭店又提出了条件,那就是必须将猪不能吃的其他垃圾也拉走。新胜村村民开始想将垃圾倒在城里的垃圾站,但环卫部门不让随意倒,他们只好将垃圾拉回村口路边倒掉。日积月累,在新胜村一队大约1000米长的田边道路上,堆的到处是垃圾,不仅污染了德胜村五队的农田、堵塞了农渠,一些垃圾渗液还污染了鱼塘。两村村民为此发生了不少矛盾,虽经村干部协商,采取了一些措施,倒垃圾的数量少了许多,但仍有个别村民乘着夜色偷偷地倒。
路边、田间倒垃圾害人害己,可是村民们一直不能互相监督,城里人也时常在此地偷倒垃圾,目前,银川郊区仍有许多乱倒垃圾的地方。
访谈实录:城市垃圾带来的烦恼
银川市贺兰县习岗镇德胜村五队农民袁海潮:以前,新胜村村民将垃圾倒在我的田边,日积月累,稻田都种不成了,我去同他们理论,还打了好几架,也没管事,不得已,就将这件事先后反映到贺兰县和银川市政府,都没有用,一天到晚干生闷气。
银川市贺兰县习岗镇德胜村五队二年级学生缪欢:你看,垃圾都将这个鱼塘的岸边盖满了,又脏又臭,早都应该清理了。以前,我们还能来这里钓鱼,现在鱼都没有了。
银川市红花乡民乐村主任张玉江:民乐村有十个生产队,以前不太注意,垃圾随处乱倒惹了不少麻烦。这两年,村子的垃圾越来越多,有自己产生的,也有城里人倒的。村民开始埋怨,上边还不断检查,想彻底处理。可是城市市容管理局即使按照国家最低标准收10元钱/吨处理费,估计也得收30万,村子又没有这么多钱,只好不了了之。可是垃圾还得处理,村里只好雇人倒垃圾,但是有些来倒垃圾的车嫌垃圾场收费,有时就将垃圾随地倒掉。现在垃圾处理成了村委会最头疼的事,我们是束手无策。
银川市郊区农民马彪:八里桥垃圾场就在我家跟前,几十万吨垃圾长年堆积在此,发出的气味到了夏天简直不能闻;每天进进出出的上百辆垃圾车,来回带的垃圾经常到处乱飞,5个蔬菜大棚的风口根本不能打开,一打开,垃圾就被刮进了大棚;蔬菜大棚上的塑料薄膜,一天到晚都是灰,根本吸收不到阳光。我们现在还喝不上自来水,就靠自家打的井吃水浇地,可是垃圾场的污水渗透到地下,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质,现在的水也不能喝了,咸死了。我们这还是银川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呢,4000亩大棚就这样一直被污染着,再不管管,还得了!
民乐村五组组长马进保:由于前几年搞开发,我们这里建起了建筑、灯饰、服装等大型批发市场,每年生产大量的装饰材料垃圾,加之居民区和批发市场混在一起,装饰材料和生活的垃圾混合在一起。城市市容管理局不能处理,我们只好将以前的责任田用来装垃圾,现在装不下了,就在街道上建了4个垃圾站点,还是装不下。如今和城市市容管理局合作建了个垃圾周转站,但是没有人承包,因为没有人收这种混合垃圾,花两万元请人来处理,都没人愿意干,现在队里的垃圾到处都是,老百姓都骂我,我也没办法。
八里桥垃圾场承包人蔡文强:几年前,我先是在垃圾场拣垃圾,挣了些钱就承包了这个垃圾场的分类处理工作,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从四川老家叫了五十多个人来负责分拣垃圾,这些人一天能拣出去一吨多的废物,一年卖上好几千块钱,我自己也不少挣。
拣垃圾的农民许生明:我听说有人在银川拣垃圾发了材,就从老家过来到垃圾场附近住下了,每天早晨就来拣垃圾,一个月能卖好几百元钱。废纸、酒瓶和塑料袋等杂物全都有人上门来收,自己根本不需要操心,只要将垃圾背回家就可以了。至于他们收来干什么就不知道了。听说不少酒瓶被酒厂回收后又装了新酒,塑料袋被清洗干净后又成了装菜的袋子。
八里桥垃圾分理场厂长张明:我们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已经建了近十年了,每天能处理上百吨垃圾,为银川市的环境卫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可惜,建得早,没有筛选设备,又没有分捡、焚烧设备,因此,垃圾只经过粗挑选、高温堆肥发酵后便被填埋。很多垃圾根本没有被降解,加上填埋场一直沿用传统的黄土填埋方式,也使附近的土壤、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当地村民在获得一部分赔偿后,去年又开始阻拦垃圾清运车,致使银川市垃圾填埋一度停滞,城市垃圾面临着无处消纳的危机。后来经过协商,我们每年给离路边30米以内的农田每亩赔偿150元。并答应在新垃圾填埋场建成后,废弃这里的垃圾场,并给予绿化,才暂时缓解了问题。
鼓楼北街垃圾中转站职工赵金凤:这几年,银川市发展非常快,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都出来了,我们这个中转站开始每天能运出2吨左右的垃圾,现在超过了10吨,附近的生活垃圾都运过来。有些地方的垃圾清扫工作分工不明确,也曾出现垃圾堆积的问题。
市容管理局局长王学新: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同环境监理支队的合作,加大了对乱倒垃圾者的处罚力度,查处了宁化实业开发公司等单位,及时解决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不久前,还修复了银川市南薰西路三林巷落地式中转站的起吊设备,使处于瘫痪状态的中转站恢复正常。从长远来看,处理城市垃圾的任务任重道远。
耗资一亿给垃圾找个去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垃圾成分也日趋复杂化。为了提高银川市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大规模、标准化的城市垃圾处置设施,对城市垃圾实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综合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根据银川市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其人口少、植被稀疏等特点,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和银川市工程咨询 中心对银川市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于去年底编制完成了《银川市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找到了具备消纳城市垃圾的充足地域和良好条件的地理位置。并于今年3月21日,获得了自治区计委和银川市政府批准。
今年银川市计划耗资1亿元建设一个高标准、大规模的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场的场址选定在灵武市境内距黄河大桥4公里处。场区为一丘陵低谷地形,三面环山,口窄腹大,占地约40公顷,总库容可达1000万立方米。如果按压实后垃圾容重每立方米0.8吨计算,可以承纳银川市未来25年的生活垃圾。
专家认为,无论从地形、地质、地壳、地下水保护,还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考虑,这里都是一块理想的垃圾填埋场所。虽然垃圾处理方式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填埋方式,但与贺兰县的简易填埋场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将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及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的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除了通过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及回灌系统、集排气系统等对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还将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焚烧技术,对少量的医疗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今年,新市区北部污水处理厂也开工建设,规划建设的新市区北部污水处理厂占地166亩,服务范围西起宁朔北街,东至兴州北街,北起同昌路,南至北京路,服务人口达20万人,一期工程日处理能力将达5万吨。预计年底竣工,届时,银川新市区将结束无污水处理的历史,银川市的污水处理也将达到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