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绿色音符
|
佚名
近日,位于中国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准备在 5 年时间内投入 8600 多万元,采取建设长期动物监测点和生态建设示范区等保护措施,将 3.2 万公顷湿地面积进行保护恢复。
与宁夏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在近几年也加大了湿地保护。不久前,总投资 1203 万元的乌梁素海湿地生态保护工程进入实施阶段,使项目区内逐步实现湖水退水畅通,使湿地生物多样化得到保护,湖水水质和水体环境得到改善,湖泊沼泽化延缓。
在此之前,新疆也在以珍稀动植物及物种资源丰富而闻名的阿勒泰草原科克苏湿地正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准备让世人再见美丽的科克苏湿地风采。
青海省今年也作出规划,计划在 30 年时间内,投资 50 多亿元人民币,实施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天然草地恢复和治理工程等十大生态治理工程,以使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
晋陕豫:将共护黄河湿地
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河南 3 省,将共同对黄河中游大面积湿地资源进行保护。
山西省已经申请了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荷兰委员会的“湿地小额赠款项目”,并获得 59862 欧元赠款,用于与陕西、河南省共同制订黄河中游湿地宏观保护规划。
据悉,项目将从今年 1 月开始,为期 6 个月,3 省将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并召开国际研讨会,共同研究制订黄河中游湿地总体规划和区域间的合作机制。此项目将对黄河中游湿地进行一次宏观保护规划,努力使地方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
黄河中游湿地范围从山西、陕西之间的禹门口到河南和山东交界处的东坝头,包括河床、河漫滩、洪漫滩、支流河口和附近的湖泊,总面积达 33 万公顷。
呼和浩特:空气质量改善
监测结果表明:2001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可吸入颗粒物达到优标准和良标准的共有 196 天;大气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年日均值分别比上年下降 3 微克/标立方米和 5 微克/标立方米。全市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平遥古城:将严整城区污染
山西平遥县计划于今年 3 月底以前推倒全部土焦炉,同时对城内的污染进行全面治理整顿,一度黑烟弥漫的平遥古城有望重放光彩。平遥古城于 199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但长期以来存在着燃煤污染严重、工业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
秦岭北麓:建大鲵保护区
陕西西安市最近在位于秦岭北麓的周至县建成了一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的保护区——峪大鲵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内共有大鲵 47 只,保护区在对这些大鲵进行专家会诊后,将逐渐让它们配对投放,使其自然繁殖。
安徽铜陵:江豚生长良好
动物专家最近对安徽省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内的长江江豚进行检查,结果表明江豚的体质、特征情况均良好。长江江豚是一种小型齿鲸,目前全国仅存 1000 多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