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土壤的奥秘
|
谭英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有什么要求?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作物的生长?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发现,土壤的肥沃,除了受土壤的质地和它本身属性的影响外,还受土壤有机质作用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可以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如有机质矿化释放出的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和微量元素;它可以增加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不仅有利于作物的扎根,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因为土壤中有大量的腐殖质,腐殖质主要以胶膜的形式包被在矿质土粒上,常常会增加砂土的黏性,降低黏土的黏性,加上有机质多的土壤松软、多孔,从而改善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和通气性。有机质还可以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中养分的新陈代谢,提高作物供肥的能力。有机质的作用还表现在腐殖质有助于在一定限度内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毒性和重金属的污染。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动植物残体以及结合耕作、排灌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肥力,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然,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土壤类型,像干旱地区中、低产田的土壤。据资料统计,我国旱地土壤总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76.8%,而且现有中低产旱地面积,又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 80.96%,尽管如此,它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我们能否根据它的土壤特性进行培肥利用,使它成为较为理想的土壤呢?河北省沧州吴桥县,过去是贫瘠的旱涝盐碱地,耕层有机质含量比肥沃土壤要少一半,速效磷的含量少得可怜,针对这一土壤特性,同时根据小麦和玉米的生长习性及光温资源的特点,调整播种期,玉米实行早播晚定苗、侧施种肥、推迟追肥及适时收获的方法,小麦采取推迟播种、多施磷肥、晚用肥水等栽培措施,在这样的中低肥力的土壤上,实现了小麦和夏玉米的亩产吨粮。可见,只要根据不同的中低产土壤类型,采取调节、培育、控制、利用和综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措施,其土壤肥力和生产效益,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土壤肥力的培育总是与农田生态以及区域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相联系的,所以旱地土壤肥力的培育其作用不仅是以“库”的形式储存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土壤内部物质的能量转换,获得较多的生物潜能,以保证农业持续增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