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绿色中国
文章来源:《天府早报》  发布日期: 2001年11月30日
“猎鹰行动”:处处听到动物呻吟
佚名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日前,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猎鹰行动”,对全国大中城市非法走私、贩卖、运输、收购经营野生动物及制品的违法犯罪进行严厉打击。

    近年来,由于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法分子非法猎捕、杀害、走私、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酒楼、市场成为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销赃场所。同时,由于违法犯罪人员作案方式更加隐蔽、多样,反侦查手段更为狡诈,致使破坏野生动物的大要案件层出不穷,对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A

    云南虎皮摆满篮球场

    参加全国打击破坏野生动物“猎鹰行动”的云南省森林公安日前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倒卖野生动物制品案,共缴获虎皮、豹皮、水獭皮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皮190张。

    经突击审查,货车驾驶员供认:该车到下关后,会有一个头上系红布的西藏男子前来接货。

    森林公安干警当即押解大货车如期到达接货地点——大理州下关市祥云停车场,并跟踪前来接货的西藏男子旺堆到迪庆州驻下关烟草转运站仓库,将旺堆和正在卸货的犯罪嫌疑人江拥平措和缅甸人毕清骨抓获。

    经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鉴定,缴获的动物皮张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孟加拉虎虎皮23张、豹皮33张,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水獭皮134张,总共190张的动物皮摆满了一个篮球场。其中一只老虎,从它的皮毛情况看(年龄)只有几个月。

    据初步查实,这些珍贵野生动物皮张是犯罪嫌疑人从缅甸走私入境的,准备偷运到西藏和内地高价出售。

    广东红色米血浸而成 

    连日来,广东省森林公安对全省各地的酒店、宾馆、饭店和野生动物批发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时发现,许多地方食用穿山甲、巨蜥的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花样百出。有些饭店供应的红色大米竟是用两只穿山甲的血浸制而成的。据当地人介绍,许多人都把这种根本不具备滋补功能的食品当成一种补药。

    根据森林公安的调查,这些穿山甲是广西等地长途贩运过来的,执法人员在对广西与广东交界的罗定市冲花镇进行搜查时,当场查出已经死亡的7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蜥,另外17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也是奄奄一息。这些体重不过两三斤的穿山甲的体内竟然都被贩卖者强行注入了一斤左右的污水。

    据了解,由于长途贩运过程中根本没有水喝,而体内存有的大量注水又不能解决穿山甲身体所需,这些穿山甲获救时已经渴死了一大半。其余穿山甲在缓过劲来后,都死死地抓住水管,不肯放松;为了防止穿山甲因为喝水而撑死,阻止它们喝水已经成为了森林公安必做的一项工作。经过长途贩运而不幸流产,穿山甲妈妈和宝宝都没能活下来。到发稿时止,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被解救的17只穿山甲已经全部死亡。

    九寨沟金钱豹皮卖万元

    在九寨沟旅游沿线非法贩卖野生动物制品最严重的是茂县和松潘县。日前央视记者随同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有关专家首先到达茂县,刚走出县委招待所不远,就在这家店铺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的角。店里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的角,以及野生赤狐、藏狐的皮张。 

    而记者一行第二天在松潘县看到的景象更令人触目惊心。在四川阿坝州松潘县的一条主要街道上有几十家店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制品,被当地人称为毛皮一条街,长约五百米,街道两旁密布二十多家店铺,大量的野生动物制品摆在里面公开销售。 

    一家店主为招揽生意,把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雪豹的皮张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记者还看到,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唇鹿的角也被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店门口,以8000元待价而沽。在另一家店铺里,记者发现野生动物制品可谓是品种齐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角、雪豹和金钱豹的皮张应有尽有,其中的一张金钱豹皮店主开口就叫价1万元。

    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邓祥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九寨环线是青藏高原一个重要的交通通道,也是一个重要的集市贸易市场,这些地方的野生动物制品主要来自甘肃、宁夏、陕西等地。这样长期公开贩卖野生动物皮张(制品)在国际、国内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据了解,因为年底是九寨沟、黄龙的旅游淡季,不少野生动物制品经营户都暂时关门歇业,到了每年的旅游旺季,情况则更为严重。 

    D 

    调查走私利润惊人 

    近年来,从境外走私、倒卖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有关部门指出: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境内外的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边境城市的地下通道走私野生动物。 

    参加这次全国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广东省森林公安日前对一起从境外走私巨蜥、穿山甲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特大案件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走私车经广西、湛江到达广州,沿途更换了3次车辆。 

    据公安人员介绍,在这个巨大犯罪网络的背后,有着高额利润的驱使。 

    广东省森林公安局副局长陈伟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穿山甲和巨蜥的主要来源在越南、泰国和印尼等国。巨蜥在这些国家大概值人民币8块钱一斤,进入到我们广东要50到80块钱;酒家如果要做出来给客人吃的话则要一百多块,大概130到150元左右。”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南方边境、口岸城市的走私倒卖野生动物犯罪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路线和通道。在这些通道上,利用邮车、假军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作为掩护偷运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了不法分子的惯用伎俩;境内外不法分子还常常勾结起来,将野生动物藏匿在大型货柜车、冰冻车箱中偷运入境,走私过程中往往采用人货分离的办法,逃避森林公安机关的追捕。

    背景资料

    野生动物走私仅次于毒品、武器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组织秘书处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毒品和武器的第三大走私对象。 

    据统计,去年全球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于野生动物活体的贩卖,以及野生动物皮毛、药材和其他制品;野生动物的皮毛、骨架主要被用作非法加工成装饰品、奢侈品,这方面带来的非法收入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据了解,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附录》的野生动物已经由1975年的不到500种增加到了4847种;也就是说,二十五年的时间内,在野生动物贸易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已经有4500多种野生动物被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