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环保:欲使生灵竞自由
|
邹声文
在北京麋鹿园里,有一座特殊的灭绝动物墓地,让每位过往的游客心情沉痛。它,为我们揭示了地球生命史上生物空前的灭绝……
地球生物每小时消失一种
目前,地球上约每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每年有1.75万种生物消失。
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在刚刚翻过的20世纪,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和139全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现在,全世界还有5000多种动物和上万种植物正濒临灭绝。
中国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高等植物种数居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居世界首位;脊椎动物种数占世界的14%,其中鸟类居世界首位。
但是,繁盛的背后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专家估计,我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种处于濒危境地;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的有63种,极危的有14种,灭绝的有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有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的有10种。
在江西抚州,野生稻这一“比熊猫更应得到保护的物种”的面积已从原来的3~4公顷锐减至0. 1公顷。在一些地区,由于农药的滥用、筑巢地的减少和人们的肆意捕杀,连麻雀这样十分常见的小家伙也一度难觅踪迹。
生态系统由各种生物构成,每一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一种生物的灭绝,往往导致20种其他生物的生存危机。每种生物都可能对人类具有重大的潜在价值,如改良物种、研制新药、仿生技术,等等。但在它们彻底消失前,我们往往连标本都没有留下。
保护生灵 重拳频出
1958年,超过800万只麻雀死于人为的捕杀。如今,这样的悲剧一去不复返了。
2000年8月,我国鸟类专家组8名成员一致同意将麻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完备,大量珍稀动物和许多普通生物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国家法律成为它们生命的守护神。
近20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新修订的刑法也增加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条款,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各省、市、自治区还制定了40多部配套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另外,我国还制定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针、战略以及重点领域,启动了一系列重点保护工程。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中最有效的措施。到2000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 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 44%。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大部分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0年起,我国开始禁止滥挖发菜、甘草、麻黄草等固沙植物,在19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在188个县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以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生物资源。
我国还建立250个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专项实施大熊猫、朱( 缳去纟右加鸟旁) 等7大物种拯救工程。一批现代化遗传资源保存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中国微生物菌种保存库收集保护了活菌9万多株,中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库保存有30多万份种质材料。这些设施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的生物资源。
在环保部门、新闻媒介和环保团体的大力宣传教育下,普通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清醒。不少针对珍稀动植物的重大偷盗偷猎活动,就在群众的积极干预和举报下得以制止。
初见成效 路仍漫长
我国采取的积极措施初步遏制了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的趋势,野生生物资源已呈上升态势。如,“植物活化石”银杉最初不到3000株,在建立了4处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后,现在仅湖南就有3万株。水杉在20世纪40年代发现时仅有1株,经广泛培育引种,水杉已成为中国的城市行道树种。
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工程也初见成效。到2000年,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保持在1000多只,生存环境继续得到良好改善;朱( 缳去纟右加鸟旁) 种群数量由7只增加到248只,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扬子鳄的人工饲养数量接近1万条;遗鸥种群数量已由1990年的2000只增加到目前的1万多只;难得一见的老虎也不时在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现身。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成千上万的野生动植物免受灭顶之灾。仅去年我国就开展95次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的专项行动,查处案件近2.9万起,取缔非法经营单位1758家,有力地打击了乱捕滥猎、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盗卖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但是,环保专家指出,我国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严峻形势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改观。我们在环境方面的历史欠债本来就多,现在又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现象。而生态系统的恢复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甚至永远都不能完全恢复。我们需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经过几代、几十代、上百代的努力,使神州大地成为地球生命的乐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