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绿色中国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 2001年11月8日
节能:可持续发展之本
佚名

  今天,第十一届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开始了,这是我们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节能周。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资源意识、节约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能源消费呈良好发展趋势,以一次能源消费年均 4%—5% 的增长速度保证了国民经济年均 8%-9% 的增长速度,实现了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宏观目标。节能降耗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同时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节能工作的成绩,是在总体能耗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取得的,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从总体上看,人们对节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认识;二是节能法规不完善,企业节能的内在动力不足;三是技术装备落后,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节能投入不足。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实施资源战略。“十五”计划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节约能源是落实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工作的重要性。

  解决资源战略问题必须下大力节约能源。要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当前要特别把节约和替代石油放在突出位置,这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保护环境也迫切需要节约能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年排放二氧化硫近 2000 万吨,酸雨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 30%,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仅占 1/3,流经城市的河段 70% 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改善环境,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自觉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3 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 40%。大力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之本。“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永续利用”,为我们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决不能再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让我们胸怀全球,面向未来,为国家千秋大业留下发展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