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绿色中国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日期: 2001年10月31日
黄河源头,严重断流
佚名

据《新闻晨报》报道

  惊闻孕育中华文化的母亲河源头干流连续多年跨年度断流,记者在风雪封路之前赶赴黄河源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亲眼目睹了黄河源头干流已成内陆河段。

几近干枯的母亲河源

  走在即将雪冻的路上,记者见到的不是那汹涌澎湃、滔滔东去的黄河源水,而是一段段细小的流水、一滩滩低浅的水洼。按西宁水文勘测局范世雄主任工程师的说法就是,“黄河源头干流已成内陆河段了”。主管畜牧业的玛多县副县长李发吉表示,“由于干旱,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母亲河的源头出现断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

  据李发吉提供的资料显示:1996 年以来源头出现前所未有的断流;1997 年 1 月至 3 月黄河在国道 214 线(玛多县)黄河桥河段出现断流;1998 年 10 月 20 日至 1999 年 6 月 3 日源头干流在扎陵湖、鄂陵湖中间再次出现断流,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千湖”萎缩已过半

  根据资料显示,素有“千湖”之称的玛多县有 306 万亩水域,占全县面积 7.38%,湖泊众多,星罗棋布,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县,流经约 350 公里。李发吉说,90 年代初玛多县有大小湖泊 4077 个,但目前已不到 2000 个,两大湖水位近年垂直下降了 2 米,湖面萎缩 30 米。

  在李发吉正在撰写的一份报告中,记者发现了这么一段沉重的文字,“至今,玛多县草场退化了 2414.33 万亩,占天然草场面积 70%,是全县土地面积的 63.7%。结果是,38% 的牧户因冬季草场缺草而弃家离走,转移到别的草场,原建的牲畜暖棚等设施也弃置无用。”

只见鼠窜不见水草

  玛多县城距黄河源头纪念碑“牛头碑”80 多公里,越野吉普车在简易的高原草甸路上行驶时,不时可以看到老鼠从车前跑过,许多被废弃的草场遍布鼠洞,老鼠在“快乐地”流窜着。原本草绿的牧场已变成了“黑土滩”。

  据统计,“黄河源头区因草原鼠害造成的‘黑土滩’型草场退化面积已达 3000 万亩,部分草原已失去放牧价值,青海省每年被鼠类啃噬的鲜草达 44 亿公斤,相当少养 480 万只羊,经济损失达 5 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