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勤生态频频告急
|
顾炳枢
前不久,记者受命深入民勤县,对这里的生态问题做了深入、全面、详实的暗访调查,结果发现问题比预料的要复杂严重得多,民勤盆地的生态在告急!
从 9 月 23 日起,记者就开始了以“旅行者”和“瓜子儿收购商”的身份进行的实地暗访。几天时间,我们在昌宁荒漠和田间走了 30 多个点,接触和访问到四五十个人,行程 300 里程。之后,我们又明访了农垦小井子分场、农垦金昌分公司、昌宁乡政府及永安村,昌宁地区地方办的各个农(林、牧)场以及民勤县各有关局(办),获取到大量的一手性资料。
昌宁惊现“开发无序”
在调查中,我们在昌宁地区发现,开发无序和土地出租现象令人吃惊!
车穿过永安村的地境时,我们看到路两旁满地的籽瓜,正等待着收打。据当地农民说,这里土质特殊、温差大,瓜产业相当红火,瓜子儿价格最好的时候,种一亩瓜一年可收入 1000 元,于是,农民和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筹钱贷款,扩垦到处都是的荒地种瓜,曾出现过延续了四五年的“土地开发热”。
我们在昌民公路 45 公里界碑处,看到路边一片 200 亩大小的瓜田。据了解,是农民近两三年开的新荒地,140 亩出租给永昌和宕昌外乡人在用,地租 90 元/亩·年。承租人吴某一脸愁云,说现在瓜子儿价钱不行了,由前几年的 5 元降到了 2 元钱,没赚头了,但土地租用费照交不误。
9 月 25 日 12 点 15 分,我们来到一个悬挂有“昌宁乡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字样牌子的地方。据乡政府一负责人说,打算在这里开荒 1000 亩,搞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还要搞瓜果蔬菜保鲜,说气调保鲜库已建好。后来据记者向县计委、农办的负责人了解,都说“从没收到过乡里报的立项申请”。这块示范园区大牌子的北面不远处是高高的连绵不断的沙丘。我们不禁顿生忧虑:如果这个地方开荒,毁掉 1000 亩天然植被,那些高高的沙丘还会不会安分守己地呆在原地不动呢?
12 点 40 分,我们暗访到原县糖厂现县经贸委农场。据姓柴的场长言:开地 2000 多亩,现种着 1000 亩,经营方式是出租给当地农民,农民又雇佣武威和天祝的人打工耕种。每亩土地出租费为 40~50 元/年,每年可收 6 万~7 万元,5 万元上交县经贸委。我们看到这个农场撂荒的地,植被已被破坏,没有还草的迹象。
下午 1 点 20 分,我们又来到昌民公路 36 公里+约 300 米处,路北为大片的沙丘(2~4 米高),显然这里是一个大风口带。据当地一牧羊人言:这片荒地是上面划给李某的,说要办农牧场,北面昌盛乡地界里已经开了 1000 多亩,种着东西。据后来采访县土地局长谢怀明,才知道确有此事,是以前的县领导口头同意的,允许在那里开荒 6000 多亩,开好的 2100 亩,土地局已发了土地使用证,另外 4000 亩在农垦界区内,还没开,因不符合后来总体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再没有批。看到这里已经严重沙化荒漠化的景象,我们想,如果这块荒原有一天被明着或者暗着开掉,则又是一个大灾难!
2 点整,我们来到县教委农场,见到姓史的场长。他说:县上划给 1000 亩范围,现只种着 300 多亩,其余的都荒着。我们看到这里的撂荒地和经贸委农场一样,植被被破坏,也没多少像样的树和防护林。
之后,我们顺 110 高压输电线路向西,去踏看农民们近年在小井子农场界区西北部开发较多的那些地方。在农民田某农场旁边的荒原上,我们看到了一大片新开的荒地(看犁痕之新是今年的最早也不过去年),约 200 亩左右,赤裸裸像没穿衣服的孩子躺在那里痛苦地喘息,而旁边没有被犁垦的荒原植被相当茂盛,形成鲜明的对照。再往前走,就是农民马某的农场了,瓜田东北边,有一大片同样状况的新开地(大约也在 200 亩左右),几乎没一根草,地旁有一口包封着尚没启用的新打机井(我们在这里拍了照片)。后来问乡村干部,都不承认知道这些新开荒地,而县土地局没有否认,说在今年三四月间曾派人实地踏看过。
晚 7 点 20 分,我们来到窑街林场(兰州窑街煤矿办的)。龚成明书记介绍:林场开地 1.6 万亩,用起来的 1.2 万多亩;打了 103 眼机井。现在职工要求承包更多的地,场里下一步准备把原弃耕的 3600 亩地利用起来增包给职工(复垦显然还要打井)。回金昌住地时,我们了解到林场在这里新开了一条宽 50 米、长 6700 多米的大路,很是气魄,但据说占地约 510 亩,换句话说:毁了 510 亩的荒原植被。
次日上午,我们在金昌计委和昌宁乡政府、永安村采访,下午继续进行实地暗访。下午 2 点 40 分,我们的车从小井子分场界区民昌公路 43 公里处下公路朝南,向二道槽子、锅底坑方向一路看去。这一线荒原植被也不错,但我们发现农民在这里也新开了不少的荒地。刚下公路就有一块,约 100 亩。地北头有一新打的井,南北向沿田埂有一溜儿 8 根电线杆,还没来得及挂线(我们拍了照片)。看这阵势,再开他一片地已在谋算之中。
前行一段,我们又看到大片的瓜田和新开地。而且发现这里的井位距离只有百米左右(规定井距至少要在 400~500 米),反映出无序开发的问题。
4 点 10 分,我们来到二道槽子,这里也有不少新开地。我们还看到另一些地又被农民撂了,植被并没有恢复起来,有些地方已经可以看到北来的沙迹。
经过几天紧张的暗访和明访,我们发现,昌宁地区涉及土地开发的单位不仅是农垦和当地农民(据乡村干部介绍,农民在这里开荒办农场,最多的达千亩,最少的也在百亩左右),这里有更多的单位,除我们走到的外,还有金川公司的两个农场以及民勤县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办的农场。这些农场大多是在 1992~1996 年这一段“瓜子儿热”中上马的。当时像发现了唐僧肉似的,一窝蜂来昌宁抢开荒地。令人忧虑的是:现在有些农场还在继续扩垦,并存在土地转包和出租(说白了就是“卖地挣钱”收租子)问题;同时随着瓜子儿行情的低落也在撂荒,而退耕种草专为恢复植被的现象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目前这里因水位急剧下降(所有我们走到的地方,人人都说水位由前几年的几米十几米降到了二三十米甚至四十米),水井更新量很大,间距又小,又出现了新一轮打深井提取地下水的势头。土地开发和管理的混乱和无序,导致昌宁盆地沙化速度加快,风口增加,很多绿洲地带出现联片沙包;同时水位的急降造成大量植被枯死,生态环境遇到前所未有的劫难!
沙暴源头情势告急
昌宁地区是整个民勤盆地的一部分,民勤盆地又是石羊河流域的一部分。
昌宁的问题不仅仅是本地区的问题,它与民勤盆地的问题联在一起,不同的只是更有代表性更表面化,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昌宁延及整个民勤盆地来看看这里的生态环境状况。
据卫星遥感影像动态资料观察分析,民勤生态环境的恶化演变,已对兰州及甘肃中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民勤,现已成为在全国耳熟能详的沙尘暴源区和特级告急的生态危机区,此非危言耸听!据记者采访省内科研院所和治沙研究机构的专家们得知,民勤盆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风、沙、水和荒漠化四大方面:
风——据国家环保总局和中科院联合发布的一份科学报告称,中国北方存在四个沙尘暴源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区”,而这个源区最严重的地方是民勤。民勤受高空西风急流动量下传影响比较前沿,又恰位居西北风下向,三面环沙,春天地面裸露没有覆盖物,因此风多风大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据中科院观测报表,民勤历年 3~6 月大风和沙尘暴平均日数仅次于和田,沙尘暴日数已升至 18.5 天(素称之为“世界风库”的安西才 7.1 次)。而且频率年益增加,从春天扩展到秋天。据民勤县一份材料称:民勤年均风沙日数已达 139 天,8 级以上大风日 29 天,沙暴日 37 天,最大风力 11 级。今年以来共出现 8 级以上大风共 16 次,沙尘暴 14 次。
沙——据“三北”三期规划调查,民勤绿洲外围现有多达 1 万公顷的流沙和 69 个风沙口,每年流沙以 3~4 米的速度向绿洲迅速逼进,严重地段前移速度达到 8~10 米,待治理沙区达 60 万亩。光近些年就有 10 万亩耕地和 58 万亩林地沙化。令人不安的是据气象部门专家分析,现在沙尘暴的沙尘并非完全来自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而大多是来自民勤绿洲边缘地带迅速沙化的耕地、弃耕地和撂荒地以及绿洲内部众多散在的沙区片块。而另一份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 1162 期)提供的沙漠向民勤绿洲前移的数字则更为惊人,是每年 15 至 20 米!这份材料称:“一些生态专家所作的‘民勤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预言在全县广为流传。”
水——民勤没有自产地表水,上游 10 座水库和灌溉区大量截水后,留给民勤的是一条干河和连声的长叹。老天爷唯一照顾他们的是上游的灌溉渗漏水、冬春余水和汛期洪水,而这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据甘肃省武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工程师彭锁瑞介绍,石羊河水系最近 7 年为偏枯和枯水年,加之上游扩灌,使武威进入民勤的洪水河(渗水泉河)的流量,从六七十年代 4~5 立方米/秒下降到 0.5 立方米/秒。民勤县进水,年径流量 2 亿~3 亿立方米才能满足需要,而现在不到 0.7 亿立方米。缺口大,只好靠大量超采地下水补充。民勤现有 1 万多口机井,年采地下水 2 个多亿立方米,比合理提取量超出 1 倍多。又据甘肃水文工程地质勘测院马富存站长介绍,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发展态势是:盆地中部以中速下降为主,年下降 0.5~1 米;绿洲边缘地区以缓慢下降为主,年下降 0.5 米以下,地下水位已由 70 年代的 1~9 米,降到现在的 12~28 米。其中:昌宁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年递增 20%,导致天生坑一带水位近年平均下降幅度 0.94 米/年,黄土岗一带下降 0.5 米/年。
荒漠化——由于扩地打井打深井,大量超采地下水,民勤盆地边缘地带地下水静水面现已降至 20 米、农区降至 25 米,民勤境内许多地方的植被大片大片地死亡,天然荒漠沙漠化,人工耕地荒漠化,情势非常严重。据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负责人徐延双介绍,民勤县待治理流沙区多达 60 万亩,因荒漠化危害而弃耕的地达 30 多万亩,有 50 万亩天然灌木丛林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十几万亩人工林在衰败,近 10 万亩人工沙枣林死亡干枯。据民勤县一份材料称:全县各类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已达 2288.3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94.51%;近年有 10 万亩耕地沙化,395 万亩草场退化,58 万亩林地沙化,近 5 万亩耕地因盐渍化而不得不弃耕。又据新华社的一份资料称,由于地下水矿化度的迅速增长,使民勤县的盐碱地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 18 万亩扩展到目前的 32 万亩。由此可见,民勤荒漠化蔓延的势头已相当迅猛。
保护生态要先管住自己
面对严酷无情日益剧烈的风沙危害,民勤人民在省地县各级科研和治沙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不懈地进行防沙治沙,封育天然植被,在风口和绿洲边缘地带植树造林,推广节水农业措施等,进行着长期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人的力量毕竟太微小了,大自然的严威、生态之神对人类破坏的报复,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必须有耐心、必须下决心、必须从长远考虑来应对,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先管住自己、战胜自己!
好在高层已经注意到民勤的问题,并有了具体的指示。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 7 月 30 日,在新华社一份关于“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国内动态清样》上严肃批示:“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应提上议程。当务之急是建立流域统一管理机构,大力实施节水工程,有效地控制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之后,甘肃省长陆浩、水利部要员钱正英等,即先后实地考察了石羊河流域和民勤的问题,对那里的生态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严格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民勤的生态问题上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地位,成为全省全国密切关注的热点,战略治理已成为亟待的国策。当然,甘肃人的责任首当其冲,要立即制止昌宁盆地的乱垦和打井,尽快组建石羊河流域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积极倡扬“生态用水”的理念,大张旗鼓进行生态教育和宣传,严格以法制乱、以法保护生态环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