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绿色中国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 2001年10月9日
有山有水就是生态住宅?
专家提醒:生态住宅建设莫入误区
李有祥 陈韩晖

 

  绿色楼盘生态小区,是广州楼市目前炒得最热的话题。但日前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生态住宅新技术论坛上,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聂梅生提醒:生态住宅建设莫走入误区!她说,生态住宅的要义,不仅停留在种花种草这些感官的“绿色”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时下广州一些发展商所吹嘘的绿色楼盘生态小区,实际上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背道而驰。

    资源消耗地产居首

    聂梅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发展建设生态住宅,首先应明白其根本宗旨,否则便会步入误区。

    聂梅生阐述说,绿色是新世纪住宅的主旋律,发展建设生态住宅,固然是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条件,但它还有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节地、节水、节能和治污。房地产业的资源消耗非常厉害,在所有产业中名列第一。据美国有关统计,在社会资源消耗中,房地产要消耗17%的淡水、25%的伐木量、40%的能源、40%的土地,并产生30%的二氧化碳和30%的不良建筑。而在中国,资源消耗就更为严重。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提上重要日程。

    发展商莫入误区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未来10年都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高峰期。在2005年以前,每年住宅建设量达5亿平方米,2005年—2010年,每年住宅建设量为3亿平方米。所以,大力推行生态住宅,已成为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

    聂梅生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其目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住宅寿命的各个环节(材料生产及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改造、拆除)体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与周围生态环境相融合这三大主题。在我国,特别在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以绿色、生态、健康为理念的小区被建造起来。遗憾的是,这些小区只停留在小区绿化、美化的层面上,并未涉及绿色生态住宅的主题内涵。搞一个喷水池,留一大片草地,发展商就大吹特吹是绿色楼盘生态小区。这是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上的混乱造成的。比如,广州“华南板块”有些小区,占地规模在几千亩以上,留下大片大片的草地,不但对小区的空气质量没有多大作用,还占用了很多的土地,浪费了很多的水资源,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

    生态住宅将有章可循

    生态住宅是未来住宅发展的潮流。聂梅生介绍说,为更好地引导绿色生态住宅建设,实现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已组织了有关专家,制定了一套比较客观科学的绿色生态住宅建评价体系。

    据了解,这套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在融合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估体系(如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版)》)和我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制订出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和材料与资源等五个方面的标准。比如室内环境质量,就分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热环境、室内光环境、室内声环境四个部分。小区水环境更分用水规划、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雨水、绿化景观用水、节水器具与设施六个部分的标准。

    据聂梅生透露,这个评价体系目前已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在通过一些楼盘的具体实践及不断完善后,将被正式列为生态住宅标准,指导生态住宅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