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绿色中国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 2001年8月23日
环保产业成为我国未来数年内的重头戏
奥运商机开始显现
曹凤中

  中国百年的奥运梦终于圆了。在申办成功后,奥运经济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将更为广泛和深远。

  商机就在眼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是体育、文化和环保。奥林匹克风,也是绿色的风。奥运宪章要求,申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从 2000 年起必须提交一项环保计划,把环境保护作为奥林匹克精神仅次于体育和文化的第三项内容。

  绿色奥运提倡绿色文明,要求人们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倡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改变生活习惯,提倡环境道德;改变能源结构,提倡清洁燃料;改变生产结构,提倡清洁生产等等。

  可以相信在 7 年时间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北京在环境上将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

  全面的环境治理带来无限商机

  到 2008 年,北京市要完成 20 多项重大环保项目,计划再投资 500 多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天然气的使用量将由目前的 10 亿立方米增加到 2008 年的 50 亿立方米,供应量将比现在增长 3~4 倍。煤炭在燃料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 50% 下降到 20%,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到 2008 年,全市污水处理量将由目前的 100 万吨/日增加到 268 万吨/日,污水处理率将由目前的 40% 增加到 90% 以上。完成清河污水处理厂、吴家村污水处理厂、卢沟桥污水处理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及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同时,建设相应的污泥消纳处置中心,并进一步完善各流域的配套管线建设,使城市污水管道普及率达到 85%。

  加快污水回用的规划与建设,到 2008 年,北京将建成节水型的城市,全市的污水处理厂基本上都配套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北小河、清河、吴家村、卢沟桥、小红门等污水回用工程的完成,将使城市污水回用能力达到每日 100 万吨,相当于北京市用水量的 1/3。

  进一步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到 2008 年,市区的垃圾处理率将达到 100%,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 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 50%,奥运会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回用率将达 50%。

  在未来几年内,北京将逐步实行更为严格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北京市实施的排放标准是欧洲 1 号标准,2004 年将实行欧洲 2 号标准,2007 年实行欧洲 3 号标准。据悉,2008 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将会有良好的空气质量。

  对于工业污染防治,北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0 年,北京的工业企业全部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为了配合“绿色奥运”,北京市经委还制订了“关于实施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创建绿色企业的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到 2005 年,市中心区内的居民将不再为工业污染所困扰,市中心区 613 万平方米内的企业将全部搬走。此外,到 2005 年前市区内工业用地将降至 7%,并形成辐射分布、规划有序、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较合理的工业布局体系。北京市将在未来几年内投资 176 亿元整治河道湖泊,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改善河湖的水环境质量,并增加近郊区水面 600 公顷,市区及近郊区河湖水环境将根本改观。

  奥运会场馆的建设也将体现出“绿色奥运”的理念。在奥运村和奥运场馆内,将使用节水设备,建立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采用节水式免冲洗生态厕所,奥运村的绿化将选用耐旱植物品种。此外,奥运会场馆周围 80~90% 的路灯将采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供应奥运村的洗浴热水大部分将利用太阳能加热。

  北京市从 1998 年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到目前为止,已经投入了 400 亿元,到 2008 年,在环保方面的总投资将达到 1000 亿元以上。1998 年,北京市的天然气供气量还仅仅是 3 亿立方米,而到 2008 年,将达到 50 亿立方米,要翻几番。

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基本保持了 7% 的增长速度,预计“十五”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今后五年,我国环保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以不低于 15%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05 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将突破 1400 亿元,约占当年 GDP 的 1.4%。其中环保产品的总产值将达 500 亿元,环保服务的总产值将达 500 亿元,与环保有关的建设的总产值将达 400 亿元。“十五”后,环保产业将以不低于 12%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10 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超过 2500 亿元,约占当年 GDP 的 2%。其中环保产品的总产值将达 800 亿元,环保服务的总产值将达 1000 亿元。

  我国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到 2010 年基本改变环境恶化的趋势,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要达到此目标,环保投资需明显增加。而且投资发展重点是城市污水治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和各类监测设备,极其相应的高新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比如:

  根据 2010 年目标纲要,2010 年城市污水管道的普及率和城市污水处理率要分别达到 90% 和 50%,城市污水处理投资约需 1800 亿元,其中二级处理能力如达到 40%,还需增加 720 亿元。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在收运总量中实现达标(真正无害化)处理的比例低于 16%(约 48000 吨/日)。据估计,到 2010 年达标处理率要达到清运量的 40%,若 2010 年城市垃圾年清运量达到 1.8 亿吨,则要求达标处理能力为 197,000 吨,因此城市垃圾治理设施的建设面临加速发展的机遇。

  另外,根据国家对“两控区”行动方案的要求,对 175 个地市二氧化硫减排进行规划,结果是:2001~2005 年,计划安排重点治理项目 520 个,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 400 万吨,投资 650 亿元;2006~2010 年,计划安排重点治理项目 400 个,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 630 万吨,投资 820 亿元。

  目前,全国环保市场形势整体也是一片大好,预计“十五”期间,环境保护投入可能占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 ..5% 以上,而且据一般认为,我国环境投入占 GDP 份额 1.5%~2.5% 时,才能较好地满足环境治理的需要,所以环境投资仍有望加大。在如此大的投资下,如按照每 1 单位资本可实现 2.5 单位国民产值计算,即使考虑到环保产业发展不规范等问题,到 2005 年环保产业产值也将在 2000 亿元以上,所以,我国环保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它正处于市场规模扩大的膨胀期,有望被培育成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到 2008 年,中国 GDP 总量以 2000 年不变价计算,将达到 159000 亿元,人均 GDP 将达到 1500 美元~2000 美元,交通、能源、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将会形成技术整体上较为先进的工业体系;超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城市布局和体系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农业将初步进入现代化;劳动者中具有高中、大学等文化素质的比例将有一个较快的上升,城乡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民主和法制将得到加强。

  如果今年中国加入 WTO,到 2008 年,入世的过渡期已满,中国经济基本上将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另外,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完成,未来几年内,国家将能够集中更多的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上来,传统经济将在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得到优化改造,经济效益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会逐步加大,绿色 GDP 将大为提高,环境质量大为改变。退耕还林措施将产生积极的效果,山地和平原水土流失、草原荒漠化将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将上升,南水北调工程将开工建设及部分开始发挥效益,城市的生态环境将大大改善。

绿色奥运将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2008 年绿色奥运将给中国带来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三个百分点,这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北京主办 2008 年奥运会将加快经济的发展,提高对环境的需求,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合作。

  1997 年以来,中国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获得环境保护优惠贷款达 32 亿美元,获得国际多边组织赠款 4.4 亿美元。这不包括双边项目如:北京环境保护项目二期工程 12.55 亿美元。

  中国的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已有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已有一批研究成果和实用技术急需转化、推广,这除了要有政策上的支持和具体措施外,还要有相当的资金投入;另有一批技术和产品由于制造工艺、材质、自动控制水平差,以及企业管理落后等问题,其技术装备的整体水平距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环保设备运行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性能不稳定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大大降低了环保投资效益。

  在对外合作方式上主要采取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合作开发、合作经营等形式。

  引进技术,以提高我国技术水平起点,加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增强自身开发能力;引进资金,以加大技术开发和转化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合作开发,以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设备加工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开发速度,增强开发能力;合作经营,以充分利用各自在管理、销售、市场经营方面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为了指导外商投资,有利于环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

  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在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类中,把“属于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项目作为其中的第一大类。

  鼓励外商投资的环保产业领域包括:替代氟利昂应用技术研究及推广,新能源电站的建设、经营(包括太阳能、风能、磁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水处理剂,废气、废液、废渣综合利用;25万t/d 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膜处理设备,上流式厌氧流化床设备和其它生物处理废水设备,粉煤灰砌块生产设备(5~10万t/a)。废塑料再生处理设备,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设备,大型耐高温、耐酸袋式除尘器制造;节约能源开发技术、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及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