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沙漠不治 沙尘不止
|
刘英茹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沙尘暴频繁出现,已成为世界性生态灾难。近年来,北京连续出现沙尘暴,今年春季竟达 18 次之多。有关专家指出,北京的沙尘源,除北京及周边地区外,更多的则来自“三北”地区的沙漠和沙化地区。“三北”的沙漠不治,北京的沙尘不止。京津地区生态的根本改善,要靠“三北”地区生态的根本改善。
据统计,我国现有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 262.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27.3%,沙漠、戈壁、土地沙漠化涉及全国 18 个省(自治区)的 471 个县市。专家预测,到 2004 年,若不采取有效防护和治理措施,沙漠化土地将以每年 1.32% 的速度发展,沙尘暴的发生间隔将越来越短,强度越来越大。
沙尘、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针对“三北”地区沙漠、戈壁分布的基本特征、风沙移动规律、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点和北京的特殊地理位置,“三北”防护林工程为首都北京的防沙、治沙构筑了三道屏障。
第一道屏障,就是京、津周围的绿化工程。除京、津周围以外的地区,则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为北京防沙治沙构筑的第二道屏障。从东经 80 度至 100 度,北纬 35 度—45 度之间,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为北京防沙治沙构筑的第三道屏障。
经过 23 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阶段建设,基本形成了“东抓赤峰,西抓榆林,中保首都”的防沙治沙新格局,使局部地区的沙漠化土地恶化状况有所改善。但是随着土地沙化的加速扩大,沙尘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直接危害着“三北”地区乃至影响到我国南方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北”生态总体呈现“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好转,整体继续恶化”的趋势。仅北京北部的坝上地区,近 9 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 93.3%,风沙仍在紧逼北京。据统计,“三北”防护林工程 23 年共造林 2600 万公顷,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 492.2 万公顷,平均每年营造的防风固沙林 21.4 万公顷,而这里的沙漠每年扩大的面积 24.6 万公顷,新出现的沙尘量是原沙漠的 10 倍。由此可见,“三北”防护林工程对沙漠有效治理的速度远远小于沙漠的扩展速度。加之持续 13 个暖冬、连续干旱、气候异常,这是虽然搞了“三北”防护林工程,近几年沙尘暴却在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说,如果没有“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北京的沙尘暴要比现在更加肆虐。在我国的生态建设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功不可没。
治理沙漠的艰巨性、投资的有限性,决定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长期性。新世纪之初,国家把防沙治沙作为“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主攻方向,并列为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 6 大工程之一,这是科学调整和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实现我国生态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
|
|
 |
|
 |